本篇文章1258字,读完约3分钟
此演示视频清楚地表明,ciq软件可以在客户的每次按键操作中进行检测。
这几天,国内安卓社区机锋论坛最热门的话题是“你的手机上是否检测到了CIQ (运营公司智商的简称)”。
此外,论坛还包括“紧急消息、部分gs2(galaxy s ii )也嵌入电信公司软件”、“微软确认windows手机未预装ciq”等
智商到底哪里是神圣的?
追溯到12月1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者特雷弗·埃克希特发现,一个名叫carrier iq的监视器正在收集个人数据,包括htc、黑莓和诺基亚的手机客户 这包括记录网页的访问地址、复制新闻和键盘行为等。
然后,htc和三星承认终端上安装了电信公司IQ,但是运营商要求预装,数据直接发送到运营商服务器,据说与终端运营商无关。 苹果宣布,ios5的大部分设备都停止了对电信公司IQ的支持,并在下次升级时完全删除了应用程序。 一份报告称,此次“ciq隐私门”涉及全球1.41亿手机客户,这也是迄今为止手机隐私方面涉及厂商、运营商最广泛的泄露丑闻。 12月2日,美国客户向ciq企业、三星和htc提起了集体诉讼。
如果你认为大洋彼岸严重的隐私泄露与你无关,那就错了。 国内每年要花上千台水产品手机(安卓+ios、水货ipad )的费用,国内卷入“ciq隐私门”的顾客可能达到百万台,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至今还不知道。
电信公司IQ与手机系统高度集成,后台常驻名称为“IQ代理服务”,依赖于系统目录下的两个动态库实现监控功能,无法正常关闭,一般客户难以删除。
论坛的一位发烧友介绍说:“如果印刷过miui等第三方的rom,而不是出厂时预装的系统,这次通常没问题。”本技术中,ciq是终端制造商预装在rom上,所以印刷机故障 另外,在这次的“ciq隐私门”中,欧洲版和美国版的货船为灾区,其中运营商的特定飞机需要特别观察,“中标的概率很高”。
刷机以外的另一个方法是利用安全制造商的特杀工具。 过去的这个周末,360和金山都推出了ciq特杀工具。 水产品手机客户可以试试。
事实上,国内手机客户即使逃过了ciq的掠夺,在手机隐私方面也不太可能抽身——大部分人都在铺天盖地的培训、房地产广告的邮件中,这期间源于隐私的泄露。
360位安全专家石晓虹介绍说:“除了垃圾邮件之外,顾客的手机隐私有可能被非法集团利用于金融诈骗和位置监控等。” 这不是没有先例的事。 例如,至今为止被广泛用于窃听的间谍软件“x卧底”。 许多软件收集某些客户采用新闻来改进自己的服务,例如某个功能被采用的频率、某个页面的停留时间等。 间谍软件和他们的区别在于,收集对象成了客户的隐私副本。 “软件可以统计采用消息传输功能的次数,似乎不应该记录客户传输消息的副本。”
金山工程师李铁军提供的一组数据更令人担忧:目前国内安卓市场下载的应用,100%连接网络(用于升级或下载广告)。 70%通过扫描手机序列号或识别码获取(目的不明,但序列号与手机相对应)。 50%的软件试图获得客户的地理新闻。 (李好宇)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百万水货手机客户隐私或被泄露”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