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75字,读完约12分钟
昨天陈夏影拿到了判决书。 事件发生时17岁的他现在是中年人。
林立峰的母亲在判决书上签了字
在监狱外面,黄兴和亲人拥抱在一起
昨天上午,福建省高院再审判决是19年前的绑架事件,原审被告黄兴、林立峰、陈夏影不构成绑架罪。 在本案的上诉、再审、二审、上诉、再审过程中,当地司法机关有多次纠错的机会:重要线索没有被跟踪,证人的证词有矛盾,检察和当地人民代表大会、法学会发现了案件嫌疑,但一直“无法解决案件。 直到昨天在福建省高院被宣布“撤走”3名绑架事件罪犯的身份时,21岁和17岁的黄兴和陈夏影都是中年人,19岁的林立峰已经在监狱病逝了7年。 昨天陈夏影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谈到了在监狱错过的这19年,犯错误的不是他。
事件
19年前绑架事件再审
昨天上午9点,福建省高院作出了判决。 院前,陈夏影,黄兴已经换上了家人送来的便服。 进入法庭时,两人抬起头来,步伐轻快。 林立峰在服役中,于2008年1月因病去世,迫不及待地等待着这一天。 审判长许寿辉直接宣读判决结果。 十分钟多后,绑架案的罪犯身份消失了,他们为此失去了19年的自由。
1996年4月26日晚,福清市11岁少年唐明一个人在家。 第二天早上,唐明的父亲上夜班回家了。 发现孩子失踪了,在桌子上留了便条,送了7万元的赎人,要求落款“祝福堂主”。
那天晚上,唐明家族在警察的安排下,把钱带到了指定的地方,但没有出现绑匪。 第二天,第二张纸条出现在唐家,要求自来水厂门口支付赎金,但绑匪还没有出现,后来没有联系过他们。
5月20日,在福清市融西小学附近,发现了白骨化少年的尸体,石头被按下。 鉴定结果表明死者是唐明的。
那年6月2日,林立峰( 19岁)、黄兴( 21岁)、陈夏影( 17岁) 3人经常出入唐明父母的餐饮店,药物上瘾大,经济困难,因此成为要点调查的对象。 6月5日,福清公安宣布案件解决,上述三人是案犯。
之后,当地媒体详细报道了该事件,称“省公安厅立即将该事件列入卡知事的案件,限期解决案件”。 事件报道说:“真相大白,因凶恶被捕,落石了。” 但是那时黄兴、陈夏影、林立峰三人还没有被捕。
这样的“先决后审、未审先审”受到了一些辩护人的质疑。
然后10年,本案经历了6次审判,福建省高院2次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返回再审。 到2006年,福建省高院作出终审裁定,绑架罪认定“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维持一审判决:黄兴和林立峰死缓,陈夏影无期。
三个人申诉了好几次。 年5月11日,福建省高院宣布最终决定再审黄兴、林立峰、陈夏影绑架、非法拘留事件。
会话
"我知道总有一天这一天会到来. "
在昨天的判决中,黄兴、林立峰控制的另一项非法拘禁罪成立了。 1995年9月,3人因索取债务非法拘禁他人,与绑架事件一起被起诉。 陈夏影案发时未满16岁,免除了刑事责任。 判决后,陈夏影和黄兴都很平静,在休息室等着和家人见面。
北青报:你觉得在看守所、监狱度过19年,总有一天会以“无罪释放”的形式获得自由吗?
陈夏影:我知道总有一天会到来。
北报:警察找门时,你注意到和绑架杀人事件有关吗?
陈夏影:不,我在想我会不会非法拘禁那件事。
北报:你被带到公安机关时是怎么想的?
陈夏影:绑架案不是我干的。 我想我不久就会出来。 我查一下,就回来。
北报:这几年最痛苦的是什么时候?
陈夏影:每次接见结束,看到父母逐年老去,心里都很难受。
进行调查
错过了转换的机会
陈夏影当初以为自己很快就会被释放,没想到一等是19年。 其实在这19年间陈夏影等3人也有发生事件的机会,这些机会只不过是机会。
研究文件资料时,陈夏影的代理律师吴国阜发现唐明绑架案并非没有其他线索。
根据一份说明资料,福清市公安局音西派出所的民警何建忠于1996年5月16日接到了匿名通报电话。 对方是普通话,据他家楼上的四个人说,福清的孩子被绑架后,尸体被遗弃在福清西门外变电站旁边的草丛里。
“其中一个是香港人是阿三,另三个是福清人,一个是羊哥哥。 ”。 据匿名电话报道,停尸房和警察的调查书很像,遗体是在融西小学南边变压器室附近的草丛中发现的”。 但是,文件中没有警察的神秘电话和人员的追踪记录。 吴律师说,如果当初这条线索受到足够重视,也许有机会找到真凶。
在此案审理期间,被告律师要求接电话的民警出庭,但这位民警没有出庭。 据福清警察说,由于调职,没能找到值班的民警。 但是,在林立峰的供述中,这个匿名通报电话被解释为他们是为了转移搜查的视线而故意打的,这份资料也被认为是林立峰有罪的证据之一。
到目前为止,福建省高院已经有两次了。 由于事实不明确,证据不足以回到福州中院再审。 检察院也对本案证据中存在的矛盾进行了两次比较。 在1999年的第一次二审审判中,控诉、辩论双方都认为原审法院认定的绑架犯的一节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
当时出庭履行职责的检察官是福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黄秀强,黄秀强代表检察院建议代表法庭发回重审。 2004年4月第三次二审开庭审理时,出庭检察也在法庭上阐述了本案证据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但是在昨天的判决结果中,这些问题终于得到了处理。
在昨天的再审判决书中,“原判决明确了黄兴、林立峰、陈夏影绑架事件绑架和杀害唐明的基本事实,认定基本证据确凿的理由不成立。 原来的判决事实不清楚,证据不足,必须依法纠正”。
会话
"每次开庭都感到希望. "
陈夏影说,19年来,最伤心的是考虑到父母逐年老化,自己无能为力。 指控很辛苦,他在监狱里知道。 尽管如此,他还是拒绝减刑。 他说,“减刑”是承认自己的罪行,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年,龙岩监狱的管教和领导多次对他说。 减刑在监狱表现良好,不影响投诉。 这时,他同意将无期徒刑减刑为有期徒刑。
北报:狱中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听说你一直拒绝减刑。
陈夏影:减刑的必要条件是认罪。 认为自己无罪,不存在认罪的说法。 所以不会受到减刑。
北报:你想用这种方法得到司法机关的关注吗?
陈夏影:我不知道能不能引起关注,这是我的态度。 我会继续很多次。
北报:你还记得多次拒绝减刑的机会吗?
陈夏影:有两三次。 年,从无期减少到有期徒刑的时候,本来我拒绝了,龙岩监狱的领导也找到了我,说减刑永远不会影响投诉。 我不想让他们为难,所以当场申请了。
北报:你相信法庭能证明案件吗?
陈夏影:每次开庭,我都觉得有希望。
北报: 2006年福建省高院裁定维持无期徒刑的原判时,是什么感觉?
陈夏影:确实有点绝望,不能接受。 从法院回到看守所的路上,我突然想死,想死,那时是诱惑。 但是冷静地想,我死了,父母怎么办? 所以,还是要申诉。
北报:你想放弃控诉吗?
陈夏影:我自己动过这样的想法,看到父母这样下了好几次,我想自己也必须下好几次。
回头走
犯罪是怎么来的
据北报记者报道,该事件有很多疑问,主张除3名被告人外,在被拷问的情况下,都有罪供述,多个证人也被送到了“法制学习班”。
根据答案,在警察的调查期间,证人陈某珠、林某奇、陈夏影的母亲杨雪云都被送到了“法制学习班”。 其中,陈某珠关闭75天,林某奇关闭37天。
杨雪云在事件发生时访问了儿子不在福清,当时她在融城派出所被打了一拳,抓住头发,被拇指戴上手铐,不得不承认陈夏影一整天都在路上回到了福清。
对事件影响最大的是林某奇的证词。
林某奇1996年4月24日以后,他每天和黄兴、陈夏影在一起,直到5月3日一起回到福清,证明没有犯罪时间。 但是,他被公安干部铐在城关派出所,三天没让他睡觉。 因为拒绝按照警察的要求作证,所以被吊起来只有脚趾在地上,事务员用手枪捅了胸部。 他被迫协助警察。 关于黄兴、陈夏影两人于4月26日前回到福清的笔录,就这样完成了。
能解决林某奇这个案件的证词至今没有被法院采纳。 在这次判决书中,福建省高院认定黄兴等3人有罪供述的真实性无法确认。
会话
"当时,反心供述是正常的. "
1996年6月6日,福清市检察院事务人员审查3名被告时,黄兴、陈夏影全部推翻供词,在公安局受到酷刑,被迫有罪供词。 之后,三个人继续写控诉资料。 林立峰还在材料中解释说,他故意和黄兴、陈夏影共同犯罪,因为他知道另外两个人当时在深圳,没有犯罪时间。 他想“留下一点证据”说明自己被“屈打成技”。
北报:如果没有参与绑架事件,你为什么在公安机关认罪?
陈夏影:没办法。 我被6月1日早上带走了,直到6月4日才让我睡3天3夜。 之后,他们拿着笔录,不承认地打拳、踢、戴手铐,把矿泉水瓶子和钢管塞在间隙里。 我受不了挨打,骗他们承认了。 他们一放开我,我就撞到墙上,后来被吊起来。 完成第一次记录后,我告诉他们,不是我干的,而是交换了拳头和踢球。 基本上就是这样。 我不能告诉他们。 他们不听。
北报:这次判决书说你们有罪供述的真实性不明确。 其中有细节。 你们画的犯罪路线图交叉又多又杂,很专业。 但是你们三个都没有绘画的基础。
陈夏影:他们(事务员)让我先画,大致提示了我应该画什么,什么。 如果画不行的话,我再画。 我画了好几次。
北报:恨林立峰当时坦白,会把你和黄兴牵扯进来吗?
陈夏影:我不怪他。 在这种情况下,作出不情愿的供述是正常的。 我据从监狱医院回来的人说,林立峰死前说。 我自己被释放了。 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幸运。
北报:这件事发生后,你觉得自己有那些变化吗?
陈夏影:进入看守所后,感觉以前做过的什么事件被逮捕了很荒谬,很惭愧。
结束了
我不想向负责人追究责任
昨天上午10点左右,林立峰、黄兴、陈夏影的家人在福州市榎城监狱门口等着。 林立峰的母亲庄华英抱着林立峰的遗像呜呜地哭着,“儿子无罪释放了,我来接儿子了”,林立峰的遗像裱在带金边的相框上,放在她的包里。 和其他两个亲属不同,庄华英等待的只是她的签名确认书。
庄华英多次想起林立峰临终前的场景。 那是2008年1月18日,在监狱医院的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林立峰拉着她的手说:“妈妈,你不相信我是无辜的吗? 我没做过那个案子。 ”6天后,林立峰死于癌症。
这些她以为又哭了,陈夏影的妈妈来安慰她,两个人抱在一起。
十点半左右,黄兴,陈夏影出狱了。 “千万不要回头”有些家族大声喊叫。 在习俗中,黄兴的家人为他准备了三根稻草,当他走出监狱大门时,割稻草,寓意和监狱生活意味着彻底“割草除根”。
根据福清当地的习俗,从监狱释放的人必须第一时间回到祖先家,陈夏影和黄兴从榎城监狱出来后开车去福清各自的老家。
陈夏影的母亲杨雪云在婆婆临终前要求监狱的孙子带100元钱,但她预感到等不及孙子出狱了。
会话
“我不要恨他们”
恢复自由的陈夏影看起来很平静,回乡待人很妥当。 陈夏影和林立峰约定无罪释放那天,两人一起去祈祷。 尽管林立峰没有等到这一天,陈夏影说,他还得遵守诺言。 当被问到是否要求当年的相关人员追究责任时,陈夏影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不干了。
北报:在最好的19年里失去了自由。 又出来了,有落差吗?
陈夏影:确实有。 有时我无法定义自己应该以怎样的心情面对家人的朋友。 突然回来,感觉有点穿过去了。
北报:你对未来的生活怎么看?
陈夏影:我现在很迷茫。我想和父母多在一起。
北报:你现在还相信法律吗?
陈夏影:不管怎么说,其实法律是公正的,是最执行法律的人。 执法人员可能也是公正的,但其他客观因素导致了这一冤案。 我觉得有些法官因为他们的专业素养,肯定知道我是无罪的。 但是,他们没有得到那样的判决。 但是这次福建省高院为我们的事件还做了很多工作。 我希望你的媒体能多推进正能量。
北报:近两年,呼格吉勒图案等几起误审事件发生了平反。 你关注过这样的信息吗?
陈夏影:这样的信息比较观察。 我能感觉到大环境在变化。 然后,我想我的案子总有一天会和他一样,翻过来,等到今天。
北报:你还记得当时的相关负责人吗? 你要求追究他们的责任吗?
陈夏影:我不要恨他们。 过去的东西很好。
书版文/本报记者孙静
照片/本报记者孙静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快讯】福清绑架案蒙冤者:不会仇恨当年的关联责任人(图)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4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