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3字,读完约2分钟
广州6月12日电(许青蔡珊)中山大学徐安龙教授小组的研究表明,人类免疫抗体重排机制的起源可追溯到地球上生存了6亿年的被称为“活化石”的文昌鱼,这一发现对人类抗体重排的易位起源假说最强,
徐安龙12日在中山大学介绍说,人体免疫系统保护人类免受无数病原体的侵害。 免疫系统可分为天然、先天性固有免疫两种,另一种是后天变化的适应性免疫,如感染某种疾病获得特异性抗体对该病免疫,或掌握预防接种疫苗抵抗感染的能力等。 抗体重排机制的起源是免疫学界最基本的科学问题之一。
在徐安龙教授团队发现之前,只有脊椎动物进化出了适应性免疫系统和抗体重排机制。
徐安龙教授及其团队选择了能代表原始脊椎动物的活化石“文昌鱼”为中心研究对象。 文昌鱼不仅是查明脊椎动物起源的最重要的物种之一,而且广泛分布在中国青岛、厦门、湛江等沿海。 这是因为它提供了可以长期依赖相关研究的资源特征。
最近,他的团队对许多优质的文昌鱼基因组素描进行了深新闻学分析,发现文昌鱼保存了大量古老的、脊椎动物中灭绝的可移动基因(易位)的超家族。 其中包括由徐安龙教授团队发现并命名为“protorag”的新dna转座子,是人们长期寻找的抗体重排机制起源的重要基础。
这个发现为美国日裔科学家susumu tonegawa (利根川进)团队提出的抗体重排机制的转录子起源假说提供了最有力和直接的证据,为将来利用重排机制设计新的抗体和免疫分子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免疫学的广泛视野来看,这一发现是将适应性免疫的起源从脊椎动物推上到无脊椎动物文昌鱼,从而在1亿年前推进,将来写入免疫学教科书的重大发现。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快讯】中国科学家发现人类抗体重排机制的起源可追溯至文昌鱼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