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20字,读完约4分钟

专栏作者:林军看到越来越多的文案

1在深圳中银大厦A座证券时报22楼,我又见到了宫玉国。 我们算一下时间,上次见面竟然是十年前,时间过得真快,不服气。

2宫玉国几乎一成不变,声音依旧宽厚,笑容依然真诚,举止依然温厚,言谈举止依然高雅,说起自己时,也像别人一样,波澜不惊,荣辱不动,名师风范,老年人范

3分享宫玉国和我把钱看成粪土,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粪土当时的万户侯,这个主曾经广阔,做过万户侯。 我看过大场面。 另一种解释是,与其认为人生没有足够的财富可能,不如以一坨屎的心情来应对。 两种解释都让人彻悟,这让我想起宫玉国是北京大学古典文学专业毕业的,呵呵,这条路比人好。

“十年之后再见宫玉国”

四年前,宫玉国请我在北京外贸部新闻大楼外面的金山城吃火锅。 张军陪伴了我。 十年后,我们在附近聊天了。 我们的第一个话题是一个叫张军的同学。 当时的cb市场部部长,也是中国网络广告的第一代老兵,他住在大理,整天住在洋人街。 宫玉国去看了张军。 据说是天龙寺的主人。 比起张军,我们都是俗人。

“十年之后再见宫玉国”

5宫玉国一如既往地在厚厚的道路上,他知道我在写《中国网络史》第一卷产业卷,他主动找当时chinabyte成立的初世达企业代表《人民日报》写的投诉报告,这份报告给国务院打电话,三位中央政治局常务报告。

6宫玉国进一步印证了cb对信息集团进入中国的桥头堡的评价。 他对多佛、史密斯、默多克等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记述非常精彩。 上下文也十分清楚。 只是,我不知道我在《中国网络史》里写的是不是像宫玉国说的那么棒。

7宫玉国在6、7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5年,在媒体工作了7年的宫玉国入海,进入人民日报下属的世达企业,在张德华担任社长助理,之后成为chinabyte的中方负责人,成为中国网络第一个制作文案的人。 6年后的2001年,李映红操刀完成了对chinabyte和天极的收购,宫玉国离开。 之后辗转“东方公司家”、中宏网、it168,终于在2006年回归“人民日报”体系,做了华闻在线,先是在政府做了华闻政务通,在公司做了商务通。 其中政务通与《人民日报》合作,商务通与《证券时报》合作。 这也是充分解释为什么我和宫玉国会在深圳见面的理由。

“十年之后再见宫玉国”

8康哲和我说,他上网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见,看了chinabyte,康哲后来成为了蓝点的理事长。 他当时是《深圳特区报》的记者。 唐忠和我说,他当深圳通配符主编的时候,做原革的新闻,没有坚持好几次,是因为模仿太多了,他特别明白宫玉国做原创花了很多时间。 除了我、banly、张春晖之外,在深圳,也有足够多的人认为宫玉国为产业做出了贡献。

“十年之后再见宫玉国”

9宫玉国的对手也是后来差点成为同事的某业界人士和我说,宫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商人,这个结论看起来像这样的事件。 但实际上,宫玉国真的作为社长只担任了chinabyte两年,其中也有情报集团的战斗和撤退。 尽管如此,宫玉国两年的业绩并不难看。 这也足以理解宫玉国为什么对操刀的李映红近似愤怒。 合并后,李映红给宫玉国打电话,宫玉国不接,过年给宫玉国发邮件,宫玉国不回,后来宫玉国逐渐想开,但两人总是赶不上时间,终于没能再见一面。 两个人坐在旁边的办公室里。 在一个企业中,一个首席执行官,一个cfo,现在成了路人。

“十年之后再见宫玉国”

10宫玉国说他铺了路石,听到这句话,我一时语塞,我给他说了十年前给我说的话。 最贵也不能超越人情。 对那时年轻气盛、梦想着钢笔外露的我来说,这句话对我来说如同醍醐灌顶,受益至十年后的今天。 我想当时,为chinabyte真正打开心灵之窗的人绝对不少。 在这些人的心中,我永远记得宫玉国。 他的慷慨,像他的老人之风一样,他的“在中国,用中文,服务中国人”的豪爽心情永远都有。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十年之后再见宫玉国”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6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