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8字,读完约4分钟

在“改革开放30年科技十大进步”评选中,仅次于神州船和杂交水稻的是“乙肝疫苗”。 这也是选自医学行业的唯一科学技术成果。

由于感染率高,同时感染后,有可能迅速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乙肝病毒”(以下简称“乙肝”),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颜色的变化。

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以前,甲型肝炎病毒由消化道传播,传染性极强,因此经常发生群体性疫情,如上海1988年因食用毛毛虫而爆发的甲型肝炎。 但甲肝传染性高,有气势,但如果控制及时,通常可以治愈。

乙肝的情况又多又复杂。 乙肝病毒感染的识别指标为“澳大利亚抗阳性”,均被称为“澳大利亚抗原”。 1963年美国科学家布兰博格( blumberg )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首次发现,并获得诺奖。 随后的研究表明,该抗原与肝炎密切相关,属于乙肝病毒外膜的主要部分,1972年,它被正式命名为“乙肝表面抗原”。

“中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这一年,“文革”还没有结束,但邓小平复活后,科学、教育等一点点行业秩序开始恢复。 就在那时,陶其敏认识到自己被誉为重要人物——“优秀的国际主义白衣战士”汉斯·米勒教授。

北京医学院副院长汉斯·米勒随夫人来日本探亲时,考察了日本开发的乙肝病毒检测与诊断技术,带回了几个乙肝病毒检测试剂盒,供几家附属医院研究。 作为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陶其敏参加了米勒召集的会议。 米勒问是否有人能做这个实验(检测新病毒)时,大家都有点害怕。 陶其敏说。

“中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在米勒教授的鼓励下,陶其敏开始研究乙肝,在他的推荐下,于1973年前往日本学习相关知识。 从日本回国后,陶其敏有了自己的队伍。 他们经历了多次失败,摸索出了用国产分子筛色谱纯化表面抗原,纯化合格的表面抗原,用该抗原对动物进行免疫试验,结果得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制备带有表面抗原的敏感血细胞的做法。 到目前为止,离乙肝疫苗的诞生还有一步之遥。

“中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但是,这也是痛苦的过去的一步。

以硬件设施为例。 缺乏必要的设备,陶其敏和她的团队一起,参照生物产品所需的设备模型,在研究组内隔开6平方米的小屋建立无菌室,用盐水瓶、输液架制作密闭式装置。 肝炎病毒还不能培养,直接用乙肝患者的血清分离纯化,严格灭活……

“中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美国科学家率先在杂志上发表了“可以从乙肝病毒感染者身上采集的血液中制造乙肝疫苗”的新闻。 陶其敏很快就明白了原理。 高速离心纯化血液中的乙肝病毒,然后灭活,就可以得到产生抗体的血源疫苗。

1975年7月1日,我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研制成功,它又被命名为“7571疫苗”。

检验疫苗是否比较有效的第一步一般是动物实验的敏感性和安全性。 在所有动物中,能感染乙肝病毒的只有高级灵长类大猩猩。 在美国、日本,实验室专门购买健康的大猩猩,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由专家服务进行试验,但陶其敏买不到大猩猩。 她撩起袖扣说:“让我试试。”

“中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中国的第一批乙肝疫苗,是被研制它的第一个人注射后开始实验的。 幸运的是,注射疫苗约3个月后,抗体在陶其敏体内产生。 多位同事也热情地加入了受试者的行列,更多的结果显示健康人注射疫苗,大部分都会产生抗体。

在确认“7571疫苗”的安全性后,陶其敏在北京、江苏启东县和广西南宁地区进行了小样本人群乙肝疫苗的预防针注射,接种者抗体转正率达92.3%,为我国应用疫苗防治乙肝铺平了道路。

根据卫生部的安排,陶其敏将自己制备血源疫苗的技术和工艺无偿授予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 为了在大规模人群中宣传乙肝疫苗,需要从病毒基因中提取并制造基因工程疫苗。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中国第一代血源性乙肝疫苗”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