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0字,读完约4分钟

●删除淫秽色情内容135万件●关闭淫秽色情网站1.9万件●关闭未注册网站34.2万件

7月23日,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业务座谈会获悉,2009年12月至年5月底开展的打击网络和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的专项行动中,各地各相关部门部署周密,标本兼治、网传“黄”较为有效 截至5月底,全国共删除网络色情新闻135万条。 关闭1.9万个色情网站,关闭,其中手机网站1.5万个。 关闭未注册的网站34.2万个,其中手机网站在3000个以上。

“全国关闭色情网站1.9万个 关闭未备案网站34万”

抓好源头管理,使维修时间更长

在专项行动中,工信部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加强了对业务宣传渠道等环节的新闻安全管理和应急解决,清算存在管理不足、违规宣传的116家公司,暂时终止业务合作,与其余414家开展业务宣传合作的公司重新签署新闻安全协议,合作伙伴 对743家接入运营商进行全面调查,清算发现分层租赁问题的89家公司,通过检查服务器、业务协议、域名、ip地址等客户资源的利用情况,开展分层租赁问题的日常监控工作。 对1915家签订手机代收协议的合作伙伴逐一进行了清查,清算了流程不规范、资质存在问题的237家公司,完善了手机网络代收管理制度,启动了缴费点常态化监测的技术手段建设工作。 中国网络新闻中心( cnnic )全面实施域名实名注册,停止解析4085个“黄”域名,将3089个“黄”域名持有人列入黑名单。

“全国关闭色情网站1.9万个 关闭未备案网站34万”

另外,结合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工信部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完善了各重要环节的业务流程、制度规范,包括宽带互联网接入、wap网站文案和网络各大搜索引擎服务等 涉及“黄”网站域名变更、动态跳转规避监管等,建立网站黑名单联动管理制度和网络领域管理的省际联动机制,对“黄”网站实施区际、公司间联动处置,通过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互联网

“全国关闭色情网站1.9万个 关闭未备案网站34万”

加强技术安全落实相关管理责任

全面了解互联网主体新闻和业务运行情况,实现互联网参与“黄”关键环节的常态化监测,提高新闻安全事件的预防、控制能力,工信部和三大电信运营商迅速推进各技术手段建设。 目前,网站备案系统改造工作已经完成,手机网站文案积分检测系统、业务监控系统、公司资源管理平台、手机wap网关违法有害新闻发现过滤等系统建设工作按照专业的管理计划全速进行

“全国关闭色情网站1.9万个 关闭未备案网站34万”

在专项行动开展期间,由于各地未落实责任、管理不完善、措施不完善,对《黄》传《黄》的相关基础运营商、接入运营商、文案运营商、网站管理员等追究了责任。 北京市网管督促6家传播低俗新闻的网站负责人解释,并监管对相关负责人给予降级、开除处罚的网站。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对提供访问未注册网站的两家运营商给予了行政处罚。 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对违反未备案网站和低俗新闻网站访问的4家企业分别给予处罚。

“全国关闭色情网站1.9万个 关闭未备案网站34万”

发挥媒体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

从2009年11月23日开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采访”中播出了“聚焦大量色情网站出没的手机网站——手机网络色情”,拉开了整个手机“扫黄”风暴的序幕。 之后,“焦点采访”栏相继出现了“聚焦手机网络色情”的“谁在推动,谁在受益”、“免费色情网站背后的优势链”9期等。 此外,《人民日报》、濮阳信息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成立了手机“扫黄”专题报道组,全面跟踪、深入挖掘相关线索,为专业行动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 其中,仅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提供线索,中央媒体刊发的相关报道和评价达400余条,搜狐、图书等平面媒体投稿先后转载157万余条。

“全国关闭色情网站1.9万个 关闭未备案网站34万”

并且,各种社会力量也积极行动,共同投入到了这场网络“扫荡”之战中。 中科院规划战术局专门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推荐了由所属科研人员组成的互联网“扫黄打非”业务咨询专家组,并就专业行动中的相关技术问题提供咨询和建议。 北京市组成“妈妈评审团”,由法律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家庭主妇等组成的评审团以“儿童最大利益优先”为根本,通报、审查网络暴力、色情、恐怖主义等低俗新闻的复印件,形成处置建议并予以相关 广东开展万众母亲网络护卫行动,引发广泛的母亲和家庭积极行动,为净化网络、保护孩子做出贡献,参与签名的母亲超过10万人,网络点击概率100万人以上,举报坏消息2.2万件。 (中国信息出版新闻赖名芳)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全国关闭色情网站1.9万个 关闭未备案网站34万”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