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93字,读完约6分钟

由于网络带宽存在规定的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差额,一点企业从中国电信购买带宽后,转售给弱势运营商(在网络宽带互联和接入市场上,包括中国电信以外的运营商(包括新联通、移动、铁通、广电等),

“8月开始的通信清理宽带接入行动暂时告一段落。 ”一家媒体日前发表了副本。 但是,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电信内部还没有相应的文件。

这次行动被外界称为“流量渗透清理”。 8月上旬,中国电信发出通知,要求各省企业清理其他运营商和互联机构等“流量透明接入”。 清理行动的直接结果是,与中国电信有竞争关系的部分电信运营商的宽带接入价格,从以往通过互联网接入运营商( isp )转售的每30万-40万美元,上升到了中国电信统一规定的100万美元

“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清洁带来的顾客断网和价格暴涨直接关系到顾客体验的恶化,很多顾客通过投诉、网络等方式发泄。 据悉,仅广东铁通就发生37477起客户投诉,38443名客户拒绝缴费,28210名客户面临退网。

“中国互联网接入史上最惨烈的‘清洗’开幕了。 ”一家财经类杂志日前这样说道。

●价格双轨制

中国经济整体正在走向完全的市场经济,最先进的网络接入产业反过来从市场经济回归到双轨制。

其原因有历史原因。

不同运营商的互联网间结算方法,一种是通过国家交换中心节点互联的,但其价格是政府制定的,1g的带宽为每月100万美元,所以至今形同虚设。 “现在,大家都直接进行线路、运营商之间的私人协议的互联。 ”。 著名电信专家、原中国科学院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侯自强介绍说,互联网接入的游戏规则是——小与大连接,小与大交钱。 中国的电信接入市场是双重寡头垄断,一个网通、一个电信,其中电信比网通大两倍。 互联网与电信互联不付钱,但所有其他运营商,无论是接入电信还是互联网,都必须付钱。

“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由于互联网互联总流量的83%流经中国电信互联网,中国电信制定了直接接入并自行协商结算费用的标准。 中国电信将45m以上的互联网专线接入客户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联通、铁通、移动三大基础运营商,以及教育网、长城宽带、中信互联网和广电机构,其结算价格通常达到100万元/g/月。 除此之外的其他客户属于第二类,中国电信省级企业可以直接受理业务,结算价格一般只有25万元至42万元/g/月。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越小的地方,中国电信提供的价格越便宜,部分两类顾客最少可以领取10万元/g/月。

“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isp找中国电信批发带宽的话10万-20万,除了30万-50万之外,还可能转卖给联通或者中国移动(包括铁通或者广电)。 一位isp告诉记者,地(市)级存在如此多的漏洞,中国电信整体想控制也无法控制。 这个价格差会促使“流量渗透”。

“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提高门槛

今年8月上旬,中国电信下发内部文件,要求各省企业清理高带宽和专线接入,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点外,清理所有其他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等互联量接入。 没有名字的业内人士不想解体。 此次清理表面上是内部管理手段,对象主要是地方企业的第三方代理,但矛头指向的是广电及其他互联网运营商、电信运营商。

“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于是,截至9月17日,铁通的频带出口中断41gbps,占铁通全部频带的近20%。 除铁通外,多家运营商受到波及,受影响的互联网用户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电信的方法,目的是提高门槛,让所有竞争客户体验不好,进一步强化垄断地位。

“流量表面上看起来是违反的,但它违反了中国电信一家的规则。 ”。 北京邮电大学知名电信专家阮凯力教授表示,我国互联网对接价格比美国高数倍,“广电目前有200万户宽带网络接入,基本上在深圳、上海、杭州几个地方,按照他们目前电信制定的标准

“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电信和其他运营商之间的接入价格是垄断价格,是‘自身协议’结算费用,实际上是由中国电信单方面决定的,中国电信由于巨大的网络接入客户的市场地位,以及icp网站托管客户的巨大流量, 日前,《在线周刊》发表了评论。

“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二次垄断

中国宽带接入客户端的60%、文案资源的65%以及主要的国际出口带宽集中在中国电信手中,为此中国社科院新闻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提出了二次垄断的概念。 “要说‘一次垄断’是语音垄断,二次垄断的优势是数据业务、互联网接入,这个垄断其实一直没有被打破,但这个问题一直被掩盖着。 直到互联网在整个电信运营商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这个问题突然浮出水面。 ”。

“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这种清洗对普通客户和整个宽带产业都有很大的影响。

显然,当全面清除流量的访问变为现实时,由于存在价格差异,这部分读者的网络价格将成倍增长,从而对其产生影响。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卢本富教授分析说,这里有两个利益受损,第一是公众利益,客户桌面带宽到10m,现在到不了。 二是延缓了互联网产业的升级,现在在美国网络升级为视频行业。 以太网联盟的创始人Johnd’Ambrosia表示,当互联网产业从“蒸汽时代”向“电气时代”以及“光速时代”转变,家庭客户能够应对1gb/s的宽带速度时, “以中国目前的idc和互联网接入带宽的价格,国内网络从拷贝到视频的升级还没有完成,限制了这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

“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另一个未被注意到的事实是,我国宽带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工信部电信计划研究院专家吕新杰认为,问题的根本是我国宽带快速发展体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异。 根据国外的经验,处理的途径是“完全利用市场竞争和民间投资”。

“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对比“流量透明清理”,北京邮电大学著名电信专家阎凯力教授认为,国家电信领域主管部门应切实负责,可以采取三个阶段的方法处理这一问题:首先扩大第一阶段运营商数量,吸引有政策支持的同行竞争对手; 二是将“贯通”合法化。 因为互联网本身本来就应该是开放的商业。 应该确认中国的电信这个清扫是违法的。 第三,必须及时调整国家交换中心节点互联互通的价格,至少降低三分之二。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流量穿透能否一洗了之”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25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