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44字,读完约7分钟
居民共同努力解决他们周围的问题(社会治理就在附近?共建、治理和共享3)核心阅读
如果社会治理仅仅是政府的“单独”和社区的“安排”,问题可能无法得到准确的解决,群众将会不满。在这方面,陕西省Xi市莲湖区探索了一条居民共同治理的新途径:开展庭院会议,由部分居民共同讨论解决;建立社区家庭,根据共同的需求和爱好把居民的心聚集在一起;引入社会组织,为居民自发形成的志愿组织提供专业指导。这样就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建立了“群众自治圈”和“社会共治圈”,使群众能够轻松做事,理解困难,更加焦虑。
“如果有什么问题,大家都会讨论。”在绿荫下,几个马扎尔人先按顺序发言,然后自由地讨论。Xi市莲湖区铁塔寺社区的居民已经习惯于通过庭院会议来解决周围的小困难和小矛盾。
“没有礼貌的谈话,直接面对问题,一切为了解决你身边的烦恼。”居民老徐为这种形式鼓掌。
在院子里讨论你周围的事情
为我们的家庭努力工作
几年前,一场由电动汽车充电引起的小火灾在城西居民区引爆了这个罐子。
“这是一个物业管理不善的老社区。它通常积累了许多问题,例如非法租用人防通道和地下室、绿化和维护差以及停车困难。”大庆路社区主任马燕玲说:“居民之间、居民与物业之间都有纠纷。我请我的律师进行调解,所有的律师都被开除了。社区前后调解纠纷不少于20次,仍有部分人不满意。”
“说白了,居民的利益是多样的,政府不能触及群众的心,统治者的自然数量是不允许的。只有群众才知道群众要什么。”马燕玲说。在社区的指导下,城西仁嘉社区成立了行业委员会,与物业公司进行谈判,不仅处理了善后事宜,还通过审议和投票选出了新的物业公司。
工业委员会主任马锡业已经成为居民的好帮手,成为社区和群众之间的纽带。“如果社区里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帮忙协调一下。我们周围的小矛盾和小问题通过“庭院会议”来讨论和解决。如果我们需要外界的帮助,我们会找到社区协调,邻里之间永远不会感到焦虑。”
自2015年起,在莲湖区环西街探索“庭院会议”。根据不同的类型,如旧社区、新社区和村对社区,“庭院会议”的规则和程序应明确细化。有成千上万的医院,不同的社区在不同的建筑和医院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建筑规章制度,并讨论和解决周围居民的问题,如高空抛物线,垃圾堆放等。
硬件设施差、维护费用短缺、监控设施不足以及旧住宅区缺乏安全巡逻,这些都给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许多痛苦。老东方毅社区率先成立了“萤火虫”志愿巡逻队,并请警察来教导队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徐永文是第一个“萤火虫”和社区巡逻队长。
“立正!”每天晚上8点,老徐会清理队伍,重新开始。"戴上红袖章,振作精神!"“在316层大厅前的自行车棚里有9块插板和36个插头,用来给电动摩托车并联充电。一旦发生短路,很容易引起火灾。请尽快检查并纠正。”每天,老徐发现的问题都会被写进萤火虫安全日记。老徐和他的团队成员还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检查商店中的油水分离,并根除“疯狂广告”。
队员霍今年30多岁。起初,他的父亲认为他的儿子是多管闲事。在了解了巡逻工作的价值后,老霍和小霍一起志愿加入了社区。社区主任周建领说:“志愿服务是点亮另一盏灯。”
目前,劳动车间的“萤火虫”已消除了715个隐患,做了102件好事,提供了156条控制污染和减少雾霾的违法线索,消除了5000多个“野生广告”。
社区家庭已经建立
邻里邻里心更近
黎明前,82岁的许起床,开始收集食物。“我们今天包饺子吧。”莲湖区环城西路街道玉香门社区的七位“空老巢”过着富足的生活。许于芬是这张小餐桌的主厨。老年人一起买菜做饭,一起聊天购物,一起锻炼,感觉像一家人。
许于芬说:“我老婆早走了,我的孩子都不在家,一个人吃饭又冷又清。老姐妹们聚在一起,家里的烟火又回来了。”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不认识对方就在同一层楼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打破“邻里莫莫病”,环城西路街道成立了“社区家庭”,邻里之间可以见面,互相了解,互相帮助。2-4个家庭或3-10个人可以根据他们共同的爱好或需要组成“社区家庭”,这样居民就可以快乐地生活在物质和精神生活中,互相观察和帮助。“健美操之家”、“太极拳之家”、“京剧之家”和“合唱之家”……今天,街上有140多个“社区家庭”,有近4000名成员,引导群众开展各种互助关爱活动近千次。
李德明是大庆路社区“乒乓球之家”的一员。他与每个人都交换了技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李德明的儿子在一次事故中住院,他的家人一时拿不到医疗费。“乒乓球家庭”的成员立即帮助支付医疗费用。之后,每个人都提议募集慈善捐款,并公布了每一笔捐款记录。短短几天,他们为李德明的家人筹集了9000多元。
基于爱好形成的“社区家庭”已经慢慢孵化出居民组织的“志愿者家庭”。在莲湖区有很多社区:“4: 30班”解决了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看的问题,家长成了孩子。课后教师;“爱绿色,保护绿色家庭”开展各种绿色种植和环保宣传活动;除了定期为老人送去温暖外,“小向日葵志愿者”还开展了“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文明过马路、礼貌上车”等服务活动...
正能量通过“社区家庭”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人们得到了关怀,关怀也得以传播。伊稀社区90后理发师马康(音译)在参加了一项帮助残疾儿童的活动后,在4年内为孤儿、残疾儿童和有困难的老人免费理发7000多次。
一体化平台
由专业组织介绍
200多个凳子被放了起来,但是在表演开始的时候有500多人来了。从组织策划到社区演出,社区里所有的居民都“包起了圈子”,邻居们展示了他们的才华,舞台一片繁荣,观众笑声阵阵。“把主动权交给群众。演出本身就带来了流量,社区工作人员也没有必要帮你喝酒。”伊稀社区党支部书记傅佳说。
过去,社区工作很难做,甚至在家庭调查后也无法开门。社区“安排好了”,但群众没有购买。现在它被“外包”给了大众,并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赞扬。
从“全方位布局”到“搭建平台”,社区功能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傅佳说:“目前,居民要求更细致、到位的管理,居民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也需要专业指导。伊稀社区在过去两年中引进了两个社会组织,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尝试。”
去年,35个社会组织正式签约落户莲湖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为60多个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了专业支持。目前,已有近50个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帮助潜在的“社区家庭”转变为专业化、规范化的社会组织。
许多驻地单位和企业也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劳动作坊社区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实验小学合作,组织儿童在节假日进行社会实践。不久前,孩子们上街劝商店不要占路,老板们一个个脸红了:“我太不好意思了,没让娃娃们教训我们。”马上行动!”
“‘社区家庭’允许居民外出并培养邻里感情,这是公众参与社区活动的基础;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点燃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这是实现群众自我管理的基础。现在,群众有意愿和能力通过“院会”的形式解决自己的问题。今后,居民将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环西街党委书记王江红说。
来源:广州新闻直播
标题:居民群策群力 解决身边难题(社会治理在身边?共建共治共享③)
地址:http://www.kdk5.com/gdxw/16216.html